“不就是生个孩子吗?怎么还矫情上了?” 面对婆婆的抱怨,小雅把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以为自己只是 “有点敏感”,直到反复出现的失眠、心悸和莫名的恐惧感,让她在产后 42 天复查时,被医生确诊为中度产后抑郁。
很多人不知道,产后抑郁不是 “情绪问题”,而是身体和心理共同发出的求救信号。从孕期到产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剧烈波动,幅度堪比过山车,这种生理变化会直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同时,新手妈妈要面对睡眠剥夺、喂奶疼痛、角色转变等多重压力,心理防线很容易崩塌。就像小雅说的:“我不是不想开心,是身体像被灌了铅,连笑都觉得累。”
更让人揪心的是,产后抑郁常被 “妈妈” 的身份掩盖。家人会说 “你现在是妈妈了,要坚强”,社会会宣扬 “母爱是本能的伟大”,却很少有人问一句 “你累不累”。其实,承认自己 “撑不住” 并不可耻 —— 就像感冒了要吃药,产后抑郁也需要专业干预。心理咨询、家人支持、必要时的药物治疗,都是帮助妈妈们走出困境的有效方式。
别再把产后抑郁当成 “矫情”,当一个妈妈说 “我很难受”,她不是在抱怨,而是在求救。请给她一个拥抱,告诉她:“没关系,我们一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