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产后>> 产后抑郁 > 正文内容

凌晨3点的奶瓶:我陪产后抑郁走过的90天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凌晨 3 点,客厅的暖光只够照亮奶瓶上的刻度。我看着妻子把奶粉勺反复放进罐子里,动作机械得像坏掉的玩偶 —— 这是她产后抑郁的第 47 天,也是我真正读懂 “妈妈” 这两个字的开始。

  最初,我们都以为那些情绪波动是 “新手妈妈的正常焦虑”。她会突然对着婴儿床发呆,把刚哄睡的宝宝又抱起来检查呼吸;给宝宝换尿布时,指尖会控制不住地发抖;我下班回家,常看到她抱着枕头坐在地板上,眼泪把睡衣浸湿一大片。直到有天她轻声说 “我好像没用了”,我才慌了神,带着她去看心理医生。

  那段日子里,我学会了比她更先察觉情绪变化:她说话声音变低时,立刻把宝宝交给月嫂,拉着她去阳台晒晒太阳;她拒绝吃饭时,不劝 “为了孩子要坚强”,而是端着粥坐在她身边说 “我也有点累,陪我吃两口吧”。心理医生说,家人的 “不评判” 比 “加油” 更有用 —— 原来对抗产后抑郁,不需要轰轰烈烈的拯救,只需要让她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扛。

  90 天后的早晨,她主动接过我手里的奶瓶,笑着说 “今天换我来”。阳光落在她和宝宝身上,我突然明白:产后抑郁不是妈妈的 “弱点”,而是一个家庭共同成长的契机。当我们愿意把 “坚强” 换成 “我陪你”,那些黑暗的时刻,终会被温柔照亮。



编辑:陆芸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