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到了,宝宝却迟迟没有“发动”的迹象,不少准妈妈会感到焦虑:“是不是过期妊娠了?会不会有危险?”事实上,预产期只是一个预估时间,医学上认为,超过预产期1周内(即怀孕41周前)未分娩属于正常范围,无需过度紧张,但需做好以下3件事,确保母婴安全。
1. 确认是否真的“过期”
首先需核对末次月经时间是否准确。若平时月经不规律,应结合早期B超检查结果重新核算预产期,避免因计算误差引发不必要的担忧。若确认妊娠超过41周仍未分娩,则属于“过期妊娠”,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胎盘功能及胎儿状况。
2. 加强胎心监护与B超监测
过期妊娠后,胎盘功能可能逐渐衰退,胎儿缺氧风险增加。建议每2-3天进行一次胎心监护,动态观察胎儿宫内状态。同时需通过B超检查羊水指数,排除羊水过少等问题。若发现胎动异常或监测结果不理想,需立即就医。
3. 理性选择干预方式
若妊娠达41周后仍无自然宫缩,医生会根据母婴情况建议干预措施,如使用催产素引产或评估剖宫产必要性。需避免盲目拒绝医疗建议或固执等待“自然发动”,应以胎儿安全和健康分娩为前提。
额外提醒 :
过期妊娠后,准妈妈可适当通过散步、爬楼梯等轻度活动促进胎头下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同时密切观察临产信号(如见红、破水、规律宫缩),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就医。
总结 :过期妊娠需科学应对,密切监测、及时干预是关键。保持冷静,信任专业医生的指导,才能确保母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