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学龄前>> 说谎 > 正文内容

对待说谎找原因比批评重要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明明自己把零食偷吃了,却说是小明干的;每次上幼儿园前,总喊肚子疼……当你面对孩子“说谎”,是狂批一顿,是视而不见,还是担心焦虑?幼儿教育工作者指出,孩子说谎并非大人眼中的“道德”问题,切勿盲目批评,否则,真可能把孩子推上“说谎”路。认知力、辨别力差常导致孩子无意“说谎”。

  对待说谎找原因比批评重要

  “其实,13岁以前,孩子没有道德感可言,家长不能用成人的是非观念看待孩子的谎言。”郑州市金拇指幼儿园园长苏宇说,孩子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有限,尤其2~7岁阶段又处在想象敏感期,很多事情他们分不清真假、对错,常常把脑海里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相纠缠,由此说出的话,在家长眼里成了谎言。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一点小错而大肆批评,导致一些孩子再次犯错时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随意批评指责孩子,只会破坏亲子关系、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对待孩子说谎分清“症型”合理引导

  既然孩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说谎,家长该如何处理呢?面对孩子撒谎,父母不必大惊小怪,首先要找出撒谎背后真正的原因,本着尊重信任的态度,平静、理性地引导孩子。“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信任,在孩子的道德感建立之前,不要评价他们的行为是非。”此外,不同说谎“症型”,家长的引导方式也略有不同:

  1、幻想型说谎

  3岁的乐乐不愿上幼儿园了,只要一进幼儿园大门,他就哭闹不停,说里面有大老虎。“幼儿园咋会有老虎?”张女士觉得儿子在撒谎,就吵了他一通;但乐乐在幼儿园里仍哭闹不停,说害怕大老虎。老师看他样子不像“说谎”,可幼儿园里哪有老虎?后来,仔细查找发现,一个小朋友穿了件虎皮纹罩衣,就是乐乐口里的老虎。

  处于想象敏感期的孩子会把书本上看到的或很久以前做过的某件事情和现实混合起来,分不清现实和幻想。当乐乐看到虎皮纹罩衣时,只想到和虎皮的相象处,却区分不出不同,于是出现了幻想型说谎,并不是有意说谎。越是年龄小、想象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越容易发生幻想型说谎。

  支招: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随便给孩子扣帽子,会扼杀孩子想象力;不妨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让他逐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同时,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比如“我想”、“我希望”。


编辑:陆芸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