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小勇一年前因为肚子痛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肠痉挛”。一年来,小勇的“肚子痛”仍时常发作,有时还伴有呕吐,服用解痉药无效。一个月前,妈妈让小勇做了一次胃镜,结果发现他患有胃窦炎。接受针对性治疗后,小勇的“肚子痛”渐渐消失了。腹痛为什么要做胃镜?孩子做胃镜有危险吗?下面就让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慢性腹痛或呕吐是儿科门诊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国内不完全统计,慢性腹痛约占小儿腹痛总数的50%以上,10%~15%的小儿可因频繁腹痛或经常性呕吐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慢性胃病是成人病,小儿没有此类疾病,很少将小儿腹痛、呕吐、消化不良与慢性胃病联系起来。同时,由于大多患儿对腹痛部位表达不清,常泛指肚脐周围,以至于许多父母甚至医生将孩子的腹痛定性为“肠虫症”或“肠痉挛”,给孩子服用驱虫药或解痉药。当这些药物效果不佳时,家长们常焦急万分。
近年来,随着医疗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超细胃镜、无痛胃镜检查的逐步开展,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胃病患儿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小儿因“腹痛”而接受胃镜检查的比例也在上升: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报告,在接受胃镜检查的患儿中,腹痛患儿分别占82.5%、65.8%和87.4%。可以说,慢性胃病已成为小儿慢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儿腹痛,病根可能在胃
与小儿反复腹痛、呕吐相关的胃病主要有慢性胃窦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炎等。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482例腹痛患儿的胃镜检查结果:慢性胃窦炎占68%,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占13%、十二指肠球炎占13%,食管炎占6%。
小儿慢性胃病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胃镜,二是胃肠X线摄片。由于小儿慢性胃病的病变多局限在黏膜层,胃肠X线摄片较难发现病灶。而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胃内有无糜烂、溃疡、炎症等情况,且能在病变部位取少许黏膜组织做病理组织学切片检查,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慢性胃病的首选方法。
小儿胃镜的检查过程与成人相似,但由于小儿胃镜的管径比成人胃镜细很多,故在插管过程中,小儿的不适反应要比成人轻,且患儿年龄越小,不适反应越轻。检查时,患儿只要咬住咬口器侧躺在床上,3~5分钟即可结束检查,绝大数患儿都能忍耐。值得注意的是,家长的紧张情绪常会影响到患儿,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孩子。因此,家长自己首先要克服紧张心理,并积极鼓励患儿配合医生操作,以保证检查的顺利实施。
除常规胃镜外,目前还有一种无痛胃镜可供选择。无痛胃镜检查是在睡眠状态下进行的,用少量麻药让小儿睡10分钟左右,清醒后一般无任何不适,经长期随访,也未发现麻药对小儿智力、健康有任何不良影响。
胃镜检查前注意什么
胃镜检查的前晚8时起禁食;检查后1小时内不进食;做过胃黏膜活检的孩子,在结束检查当天应进食牛奶、面包或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