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自幼与外界交往甚少,兴趣范围狭窄,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孩子对亲人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当父母离开时不表现出依恋,回家时也不表现愉快;当身体不舒服时也不会去寻求父母的安慰。
阳阳已2岁半了,自10个月断奶后他一直是由外公外婆照看的,两位老年人非常疼爱外孙,尽管孩子讲话较晚,现在吐字不清楚,令他们感到很高兴的是,阳阳可以不吵不闹地自己玩上1—2个小时,有时在原地打圈很多次也不会厌倦。在外婆看来,孩子很乖很好带,少惹麻烦,对孩子发育异常和异常行为忽视了,但经医院专家会诊,最后确诊为幼儿孤独症。
幼儿孤独症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严重精神障碍。据调查,本病发生率为2‰,男孩多于女孩,通常在10—30个月起病。孤独症患儿尽早发现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患儿症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自幼与外界交往甚少,兴趣范围狭窄,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孩子对亲人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当父母离开时不表现出依恋,回家时也不表现愉快;当身体不舒服时也不会去寻求父母的安慰。
2、“鹦鹉语言”。从小完全沉默,语言交流障碍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婴儿时期不会呀呀学语,以后会说话时常需父母逗引才说,不主动与他人说话,语言障碍可以表现在2岁和3岁时仍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并说出难懂的话。在运用身体语言方面也同样落后,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
3、平时喜欢独处,总是独自玩耍,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可以单独玩上几小时。
4、各种刻板动作和行为,且姿势奇怪。例如原地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爱看某个特定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但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
5、感知觉异常,主要表现在对声、光、触觉、痛觉特别敏感或特别迟钝。
6、智力异常。与同龄儿相比,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或低下。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上正规医院看专科医生。
疾病解读:儿童孤独症过去称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在分类学上目前归于心理发育障碍范畴,称为广泛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其患病率据西方报道约为儿童的4~10/万我国过去报道极少,近年逐渐增加。男孩多见(男∶女约为5∶1)本病病因未明。双生儿研究提示在单卵双生儿中同病率高于双卵者。脑电图及脑影像检查均有较高的异常率但不具特异性。神经系统软体征也较多。某些疾病例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患者并发孤独症症状者也较多。孤独症最早的发病率报道为2-4/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孩明显多于女该,男:女的为4:1.我国尚无流行病学调查。更多儿童孤独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