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保温箱里,小小的晨晨蜷缩着,像只粉嫩的猫崽。出生时只有1.8公斤的他,连哭都细若蚊吟。妈妈林妍最发愁的是喂奶——晨晨吸吮时总像用尽全身力气,喝不到10毫升就累得睡去,一顿奶要反复热上三四次。“难道要一直这样吗?”她红着眼睛问护士。
第一章:小奶瓶里的大智慧
护士王姐拿来一个造型奇特的奶瓶:“这是专给早产宝宝的‘慢流速款’。”她演示着倾斜30度的喂奶姿势,让奶液缓缓充满奶嘴。“就像用吸管喝珍珠奶茶,太急了会呛到。”林妍学着用注射器滴喂,晨晨的嘴角终于不再漏奶。两周后,当晨晨第一次自己吸完15毫升奶,林妍的手机镜头瞬间模糊了——镜头里的小家伙鼻尖冒汗,却紧紧抓着她的手指。
第二章:少食多餐的温柔哲学
“他的胃只有樱桃大小呢。”医生用指尖比划着。林妍把闹钟调成每2小时一次,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着:“7:00-8ml,9:00-10ml……”深夜喂奶时,她发现晨晨吞咽时会轻轻“嗯”一声,像微型打嗝。有次喂到一半,宝宝突然脸色发青,她立刻想起医护教的应急法:竖抱、拍背、指尖轻弹脚心,直到听见那声嘹亮的啼哭。
第三章:成长曲线的秘密
每周二都是“称重日”。晨晨的体重增长像爬楼梯:156克、189克……当曲线终于追上标准值时,营养师笑着划掉补充剂方案。林妍摸着抽屉里攒下的空奶瓶,想起那些边喂边唱摇篮曲的深夜。现在晨晨会主动张嘴找奶嘴了,喝奶的“咕咚”声,是她听过最动人的乐章。
尾声:
出院百日那天,晨晨抱着240毫升的奶瓶吨吨猛喝。林妍笑着擦掉他下巴的奶渍,那些焦虑的日夜,原来都是时光写给早产儿家庭的成长诗——慢慢来,才是最快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