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分娩期>> 分娩常识 > 正文内容

新手妈妈必看的 4 个临产信号,别慌!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预产期越来越近,不少准妈妈总在担心:“到底什么时候该去医院?” 其实身体早早就会发出 “分娩预告”,只要分清这 4 个信号,就能从容应对,不白跑也不耽误。

  见红:最可靠的 “启动信号”,但别慌

  很多妈妈看到内裤上有淡红色或褐色黏液,第一反应就是 “要生了”,其实不用急着立刻冲去医院。这种 “见红” 是宫颈内口胎膜和子宫壁剥离的正常表现,通常出现后 24-48 小时才会正式宫缩。

  但要注意两个例外:如果出血量像月经量一样多,或者伴随剧烈腹痛,可能是前置胎盘等异常情况,必须马上就医;如果只是少量黏液,先收拾好待产包,观察后续宫缩变化就好。

  规律宫缩:真正的 “开工指令”,这样判断

  假宫缩和真宫缩,很多妈妈分不清楚。假宫缩通常晚上出现、白天消失,持续时间短(不到 30 秒),间隔也不规律;而真宫缩是 “来真的”—— 间隔越来越短(从 10 分钟一次慢慢缩短到 5-6 分钟),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超过 30 秒),而且强度会越来越强,哪怕换个姿势、休息一下也不会缓解。

  记住一个标准:当宫缩稳定在 “5-6 分钟一次,每次持续 30 秒以上”,就可以带着待产包去医院了。如果是经产妇,宫缩间隔缩短到 10 分钟一次就要出发,因为经产妇产程通常更快。

  破水:最紧急的 “危险信号”,千万别站着

  和 “见红” 的黏液不同,破水是突然流出大量温热液体,像小便一样控制不住,可能是持续少量渗出,也可能是一次性流很多。这时候最关键的是 “别乱动”—— 马上平躺下来,用枕头垫高臀部,避免脐带脱垂(尤其是胎位不正的妈妈),然后让家人拨打 120 或开车送你去医院。

  哪怕破水时没有宫缩、离预产期还早,也必须住院观察,因为破水后子宫和外界相通,容易引发感染,医生会根据孕周判断是否需要保胎或催生。

  胎头下降感:身体在 “悄悄准备”,别误判

  孕晚期突然觉得上腹部不顶了、呼吸变顺畅了,甚至能多吃一碗饭,这可能是胎头入盆的信号。胎儿头部下降到骨盆腔,会减轻对胸腔的压迫,但同时会压迫膀胱,导致尿频、腰骶部酸痛。

  不过这个信号不用作为入院依据:初产妇通常在预产期前 1-2 周入盆,经产妇可能临产后才入盆。如果只是感觉 “轻松了”,没有其他信号,继续按时产检就好,不用着急去医院。

  其实临产并不可怕,只要提前认清这 4 个信号,分清 “紧急情况” 和 “准备阶段”,就能带着信心迎接宝宝的到来。记住,有任何不确定的地方,及时联系你的产检医生,专业指导永远是最靠谱的。



编辑:汤也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