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产后>> 产后恢复 > 正文内容

生个孩子是苦还是乐?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许多年轻人都为已怀孕生子为人生一大幸事,我也听过不少年轻人说过不要孩子,这到底有孩子是好事还是坏事?生个孩子是苦还是乐?

    今天我作为嘉宾参加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举办的《首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听到一些专家的论点颇受启发。

    由于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与我国传统的人丁兴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相矛盾,今天身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已经进入生育年龄,成为爸爸妈妈,因此在今天一个家庭有一个小孩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家庭有一个小孩就成了几代人的希望,几代人的欢乐来源,因此这个孩子就成了“宝贝”。汉典中对《宝贝》的解释是:珍奇的东西;很有价值并当爱物保藏起来的东西;被认为是少有的或宝贵的人。

    对于这个宝贝,在小时许多家长把他(她)看成玩偶,长大后把他当作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当作自我炫耀的工具。

    孩子就是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维和感情的人,我们从有了这个孩子后,在怀孕的280天里就应该好好学习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我在我的工作中一直都在认真的教导和帮助这些年轻的准爸爸准妈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我推荐他们读《弟子规》,象我们的祖先学习“爱”,当能够理智的,认真的对待这新生命时,孩子就要出生了。做父母的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所有老师都有职称证、执业证,唯独这人类最重要的岗位没有上岗证,更何况许多家庭在部分或全部的由月嫂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剥夺了做父母的这份权利。其实这是个社会问题,应该呼吁全社会都能理智的,认真的对待这个家庭新成员。

    两岸四地实际上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炎黄子孙,其教育方式大同小异。台湾著名作家刘墉说,“中华亲子文化的根源是爱,但中国人在处理亲子关系上的大毛病是家长对孩子爱得太多(我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应叫溺爱),却往往忽略教育他们去爱别人。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付出爱给孩子,也要教会孩子去付出爱给别人,孩子本身也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有成就感。”我认为每个人都有爱心,关键是我们是否给孩子实现爱的机会,当我们接受孩子给我们的爱时,我们做父母的心里就是甜蜜的,就是快乐的。如果只有付出,得不到回报时就是痛苦的。

    我想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己做表率,给父母更多的爱,更多的孝敬父母。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给我们更多的爱,我们要换位思考,教会孩子孝敬父母,友爱亲朋,那么孩子生活就是快乐的,我们就会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许多年轻父母把养育孩子的事情交给保姆,交给老一辈。其实老一辈操劳了一辈子,退休了应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和乐趣,应该轻松的享受人间的欢乐,不应该在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交给他们。作为老一辈已经为子女付出的太多,应该放手让儿女们自己照料下一代,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母爱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年轻的爸爸妈妈既然能生这个孩子,就应该能养这个孩子。忙只是借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是最忙的,在这次论坛中于丹认为,现代人抱怨亲子时间不足,但问题的核心不是时间,而是期间干什么的问题。亲子时间不是课外辅导班,不是帮孩子翻乐谱、陪孩子学跳舞,亲子文化的真正含义是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接受的载体,而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在亲情中培养孩子和父母的健全人格。


编辑:汤也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