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幼儿期>> 听力呵护 > 正文内容

呵护小耳朵的关键问题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呵护小宝宝的耳朵是每个爸爸妈妈都很在乎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呵护小耳朵的关键问题!

  有关小耳朵的5种错误说法

  1、音乐胎教有利于胎儿的听力发育

  目前,对音乐胎教的利与弊,医学界还存在争议,而且音乐对胎宝宝的听力发育到底有多大帮助,或者有多少损害,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实际上,音乐对于胎宝宝的发育来说,可能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间接作用:舒缓的、充满温情的音乐让准妈妈心情非常愉快,而准妈妈的好心情对宝宝的发育是有帮助的。与此相反,如果准妈妈长期处于一种噪音的包围之中,她的心情可能就会很烦躁。这对胎宝宝的成长是不利的。

  2、听得见摇铃的声音就说明宝宝听力正常

  就像我们的视力有1.5和0.8之分一样,我们的听力也是分等级的:正常、轻度聋、中度聋、重度聋、重重度聋。对于中度聋的宝宝,小的声音他可能听不到,但是大的声音他能听见(比如摇铃,它的声音就比较大,而且它声音的频率非常高),再比如鞭炮的声音,可能重度耳聋的宝宝也能听到。但是对于中度聋和重度聋的宝宝来说,人们普通的交谈声他们是听不到的。

  3、出生时宝宝的听力筛查通过了,以后宝宝的听力也不会有问题

  首先,新生儿听力筛查仅仅是一种筛查,它不能保证100%准确,可能会存在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问题。另外,即使宝宝初次筛查的结果是正常的,也不能保证宝宝今后的听力发育一定没有问题。因为宝宝的听力发育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且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情况,比如患上脑膜炎、使用耳毒性药物、严重黄疸等等。

  所以,父母的细心观察与直觉非常重要。我们需要随时关注宝宝听力发育的情况,不要因为宝宝听力筛查通过了就掉以轻心。一旦感觉宝宝的听力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马上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

  爱心提示:

  此表格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宝宝的个体发育情况灵活把握。

  4、出生时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就意味着宝宝一定存在听力障碍

  一旦自己的宝宝听力筛查没能通过,父母往往会非常焦虑和不安。实际上,我们首先要对听力筛查结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除了前面说到的筛查结果不能保证100%准确以外,宝宝没能通过听力筛查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宝宝的发育还不够完善,或者是由于耳道狭小或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比如在新生儿早期,羊水或异物可能堵塞耳道),还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或宝宝不配合(活动或哭闹)导致的。

  所以,如果首次筛查没有通过,父母也要保持冷静,但必须带宝宝进行复查。如果42天复查时仍然没有通过,需要到指定机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以便作出明确诊断。

  5、要及时给宝宝清理耳垢,让小耳朵越干净越好

  耳垢,又称耵聍,它是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蜡状物与耳道皮肤脱落的角细胞、汗液和皮脂腺分泌的油质混合而成。有些父母觉得耳垢就像垃圾一样,需要经常清理,以便保持耳朵的清洁卫生。实际上,少量的耳垢不仅不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影响、让宝宝感觉不适,反而可以防止水、病菌、小飞虫等对宝宝耳朵的侵袭。所以宝宝的耳朵里只有少量耳垢时,一般不需要清理。

  保护小耳朵6大正确做法

  1、孕期避免盲目用药、防止病毒感染

  要想让宝宝拥有正常的听力,你需要在孕期就十分注意,避免服用一些对胎宝宝听力有损伤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等。另外还要尽量避免感染感冒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避免接触X射线。如果家族里曾经出现过先天陛耳聋,或者出生不久就患耳聋的情况,建议准妈妈作一下基因检测,也可以咨询医学专家的意见。

  2、喂奶时,最好让宝宝采取半坐位

  在讨论喂奶姿势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小耳朵里面的秘密:宝宝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为一相对密封的气腔,在前壁有一个小管与鼻咽部相连,叫作咽鼓管。平时,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状态,但是当宝宝吞咽、咀嚼、打喷嚏或哭闹时,为了维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咽鼓管便作瞬间开放。由于小宝宝的耳部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还比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横抱着宝宝喂奶、让他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奶瓶竖得过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宝宝呛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如果是坐着喂奶,应将宝宝斜抱在怀中,让宝宝呈半坐位,宝宝上半身靠着的那一条腿可以用小凳子垫高些;如果是侧躺着喂奶,妈妈要用手臂将宝宝的上身和头部支起,以取得一个最适宜的角度。

  3、给宝宝清理耳垢必须去医院

  前面我们说道,如果耳垢比较少的话,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为这点儿小事跑医院很麻烦,于是就自己给宝宝弄起来了。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危险。一是因为一般家庭中都没有耳灯,父母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二是因为很多宝宝还没学会合作,可能会乱动;三是一旦在挖耳的过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击,比如旁人经过不小心碰了妈妈的手等等,有可能会捅破鼓膜。

  而医生可以通过耳灯或者反光耳镜直接观察耳道内部的情况,耳垢较多时,可直接用棉签或医用镊子取出。当耳垢已经形成耳垢石很难取出时,医生还可以选用滴耳液软化耳垢。软化的耳垢会从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理。

  4、呼吸道感染后,询问宝宝是否有耳部不适

  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不过,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以后7~10天才会发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在宝宝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父母还需要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中耳炎的症状。另外,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5、宝宝患了感冒、中耳炎时,不要坐飞机

  在孩子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乘坐飞机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通过吃奶或者吸吮安抚奶嘴等方法来减轻耳部的压迫感。但是在宝宝患有感冒和中耳炎的时候,最好不要坐飞机。因为这时候咽鼓管处于一种水肿的状态,会加重对耳部的压迫。

  6、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戴耳机

  有些父母感觉MP3很时尚,于是也想让小宝宝“享受”一下。但是,因为宝宝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可能控制不好音量。如果音量很大的话,对于宝宝的听力是有损害的。另外,耳机的耳塞直接被塞到耳朵里面,声音直接刺激鼓膜,然后通过鼓膜来传导,时间长了,鼓膜很容易疲劳,也容易造成听力下降。所以,在让宝宝听音乐、听故事的时候,最好还是采用外放的方式,而且音量不要过大。


编辑:陆芸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