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并不一定是真的,但墓志上记载着,韩叔阳一家自韩叔阳开始,确实一门连中三进士,而韩叔阳在史书上也有记载。“这块墓志是我们在下乡文物普查的时候,在古柏镇发现的。当时这个墓志在一户人家的门口,上面满是淤泥,我一看方形的,还有字,感觉它是一个文物,就把它搬回了县博物馆,经过清洗发现是一块墓志。墓志是黄氏的儿子韩邦宪写的,记录的是母亲的贤德。”濮阳康京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告诉他们,黄氏墓是1958年兴修水利时挖出来的。当时,韩姓一族在自家祖坟挖了7天7 夜,发现了韩叔阳父亲、韩叔阳和黄氏等5座浇浆墓,村民原本以为会从古墓里发现很多金银财宝,最后却失望得很,古墓里几乎啥也没有。
濮阳康京说,从墓志上可以了解到,由于黄氏注重胎教,而且为人贤惠,她的丈夫韩叔阳当上了按察副使,大儿子韩邦宪中进士,当过杭州知府,孙子韩仲雍考取进士后,因文才出众,提任福州副使(巡按使)。祖孙三代都是难得的清官。
望子成龙版权属于她家
在高淳,韩叔阳一家的名气很响,关于他们的传说还有很多,“望子成龙”就是其一。虽然有人认为,“望子成龙”的出处和明代才子解缙有关,但高淳人都认为, “望子成龙”的“版权”非韩邦宪莫属。“黄氏的胎教很成功,生下的儿子韩邦宪果然机智过人。有一年,韩叔阳带着他去看花灯,灯市上人山人海,实在拥挤。而韩邦宪由于个头太小,根本就看不到花灯,父亲出于对儿子的爱护,就把儿子扛在肩膀上。一个老秀才看到了,想讥笑韩邦宪不孝顺,就说了一句‘子骑父做马’。韩叔阳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虽然很生气,但不知道怎么回。没想到肩膀上的韩邦宪张口就说:‘父望子成龙’。这个下联对得很巧妙,口气不凡而且解了尴尬气氛。老秀才听了哈哈大笑,还连连夸奖这个小孩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韩邦宪在墓志里说,黄氏为人善良,节俭,从来不做长舌妇。从小耳濡目染,韩邦宪19岁就考取了进士,授屯田主事,提升虞衡员外郎(六部以下、从五品)、累迁知衢州。任职期问民疾苦,首陈明大义、正职守、实节省、复成法、议赋役、讲实政、广储备、修武备八事,受到了百姓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