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分娩是一次强烈的身体和情感体验,也是一次生理和心理应激过程,妇女妊娠尤其是分娩后角色的改变,易引起产妇产后出现情绪不稳定或失落感等表现,即产褥期精神障碍。
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周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同,其显著特征是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较长,呈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消极情绪状态,常感到心情压抑,情感淡漠,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家人及丈夫关系不协调,睡眠障碍,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母亲角色的适应不良,将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甚至影响家庭生活和夫妻关系,如不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后果不堪设想。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因素较多,包括:
1 生理因素:从怀孕到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另外家庭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
2 心理因素: 产妇对分娩时的疼痛,是否能顺利分娩,分娩中母子能否安全,婴儿是否健康,婴儿性别是否理想等担忧,承受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压力。另外,一些家庭在产前对孕妇百般呵护,而分娩后则是以孩子为中心,使产妇感觉受到冷落,出现心理失衡现象。
3 社会因素: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畸形儿及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现在有些家庭尤其是条件富裕者,产后过分强调产妇休息,有关婴儿的日常护理全部由家人负责,不让产妇参与其中,使其未能真正进入母亲角色,亦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诱发因素。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产后良性的精神障碍,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药物治疗,为了保证产妇能安全度过产褥期,必须做好孕期和产期的心理护理。(1)产前对孕妇做好分娩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可选择参加产前培训班,使其熟悉分娩过程,减少产前紧张心理,并且能够了解婴儿的有关知识,对宝宝的诞生充满期待。(2)产时助产人员态度热情,关怀,提高产妇分娩的信心,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3)产后及时做好早吸吮,帮助产妇进入母亲角色;主动关心她们,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使其运用母亲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婴儿,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婴儿游泳,婴儿抚触,以增进母子感情;尽量减少探视人员,为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并珍惜每一个睡眠机会,保证产妇有充足的睡眠;争取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产妇清淡营养且色香味俱全的饮食,适当补充使产妇心情愉快的食物,如巧克力或甜点等,鼓励产妇适当的身体锻炼,让其倾听喜爱的音乐,调动家人的力量,给产妇生理上,心理上的全面支持与帮助,使产妇轻松,愉快,安全的度过产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