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让孩子休息片刻再接着做。通常,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烦躁不安,越着急也就越做不好,做不好就会更着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他的愤怒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如果你让孩子明白只要他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他就能做到了,那么休息过后他就能恢复平静,内心的不安和焦躁也就缓解下来。不过,有些场合就不适合使用这个方法了,需要稍微变通一下。比如,你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他硬要买你不想给他买的饼干,这时候,让他休息一会儿再提要求,你肯定还是不同意。所以只能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他已经把饼干盒抱在怀里了,而且强烈要求买下来,那么你能做的就是把饼干盒放回原处,然后带他直接离开超市。你不必再想办法让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东西上,因为你的努力肯定是白费。几次挫折过后,孩子心里就会明白,即便他在地上打滚儿耍赖,他的妈妈爸爸也不会同意,索性他就不再耍赖了。
3、了解什么是孩子的发泄方式。仔细观察孩子在心烦不安的时候有什么样的举动。有些孩子是通过消耗体力的方式使自己逐渐冷静下来。比如,他可能喜欢跳上自己的小木马摇椅,拼命地摇个没完;也许他常常用脚乱踢周围的东西,发泄一通之后就没事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应该及时提出建议,鼓励他到户外去活动活动,让踢球和跑步带走他的坏心情,不过,也有一些喜欢沉默、不理睬人的孩子。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会远离父母,把头一扭,一副不爱搭理人的样子。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有这样的举动,那么你就索性别理他,给他充分的时间让他保持安静。避而不谈的方式可能让你感觉不舒服,象是在冷战,但是你的孩子确实需要你的沉默不语,这样他才能冷静下来。如果你真是这样做的,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反而能够更快地恢复过来,又乐意与你交谈了。
4、事先制定好规矩。如果你一开始就跟孩子说清楚规则,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那么,等你下一次带他出门的时候,无论是去超市还是去游乐场,对你、对他都会更轻松。比如,事先告诉你的孩子,一个星期只有星期六或者星期天的下午他才能吃冰激凌。如果是去商场买衣服,那么在出发之前让你的孩子明白你不会给他买任何玩具。如果是去超市买生活用品,那就事先告诉他你不会给他买糖果。实践证明,事先讲清楚规定和限制,就能使孩子更容易听从父母的安排,表现得更合作。
5、不要试图为孩子扫清所有的障碍,使他远离挫折。实际上,即便父母想方设法,费劲周折,也不可能使孩子一丁点儿都不受挫折的打扰,完全没有受挫的经历和感受。而且,虽然能让孩子躲开挫折一次,但却不能避免一生。所以,专家们认为,3、4岁的孩子理应接受挫折教育,这是他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经历。这就意味着父母需要放慢脚步,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以便能让孩子自己从中探索和领悟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父母的帮忙,孩子很容易就能完成一项任务。当然,对忙碌的父母来说,他们很愿意这样做,因为节省了很多时间。但是,对孩子来说,他们失去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所以,父母不应该横加干预,更不能完全代劳。不过,有些父母即便知道这个道理,却还是不能放手让孩子去做。因为时间紧迫,他们害怕让孩子做事浪费过多的时间,于是就替孩子大事小事全做了。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如果父母确实没有多余的时间,那么就可以在自己不忙的时候安排一天或者半天的空闲,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各种技能,并加以实践。
父母需要牢记在脑子里的一句话就是:“你让孩子自己做事情做得越多,他就越有成就感,能力也就越强。那么,等他下次遇到挫折的时候,受挫的程度就会减弱一些,内心承受能力就会增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