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初中丢自行车那件事,我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
初二时,我给儿子买了一辆很漂亮的海蓝色山地车。儿子喜欢得不得了,不管学习多紧张,每天他都要把车子擦得明光锃亮,以至骑了半年多,车子还像新买的一样。
一天晚上,放学时间过去了许久,却还不见儿子回来,我急得团团转。突然,电话铃响了,儿子带着哭腔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妈,我把自行车丢了。”“你找学校了吗?”找了,找校长了。”“校长怎么说?”“校长说,谁让你骑那么好的车!”“找派出所了吗?”“找了,警察说丢摩托车、汽车的我们还管不过来呢,谁还顾得上一辆自行车啊,等碰到了再告诉你吧……”
放下电话,我愣了几分钟,然后起身去接儿子。走到儿子上学天天经过的那座桥头,我看见了他。当时正值冬天,他摇摇晃晃地走在刺骨的寒风中。橘黄的路灯,把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背上的书包把他的腰压得有些佝偻,他显得那么单薄、孤独和无助。我心头一酸,趴在了桥栏上,冰凉的泪水刹那间淌了下来,落在了结冰的河面上。
儿子没有看见我,低着头径自走着。我悄悄地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垂头丧气地往家走。快进家门时,儿子终于发现了我。于是,我告诉他:“妈妈去接你了,一直跟着你回来。”儿子喊了一声“妈妈”,便伏在我怀里哭了。他边哭边说:“反正也没人管,我也要偷一辆车。”看着儿子伤心的样子,我除了一个劲儿地重复着那句“傻孩子,别胡说”以外,再也想不出其他安慰他的话。
起初,我以为儿子只是在说气话,不曾想,几天后,他还是沉默寡言,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那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也不似以前那样清澈明亮了,灰蒙蒙中含着疑惑和敌意。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知道,如果再不做些什么的话,我们损失的将不仅仅是一辆680元的自行车,更多的可能让一个没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孩子丢掉对这个世界的信念。
于是,我和儿子好好地长谈了一次。我对他说:“校长可以安慰你,但你能记住这个教训吗?警察也可以向你保证一定帮你找到车子,但这能解决眼下你每天跑步上学的现实问题吗?现在,妈妈需要做的是下个月发工资后再给你买一辆旧车;你需要做的是打起精神,好好学习。从这件事开始,第一,你要学会有勇气承受挫折;第二,要做到遇事不抱怨客观,从自身找原因。你想想,在丢车这件事上,你有没有失误的地方?妈妈觉得有些事没有发生在别人身上,偏偏发生在你的身上,一定有你自身的原因。你想想是不是这样?”
儿子承认是因为自己放学后去踢球,校园门口学生们的车都骑走了,只剩他那辆山地车孤伶伶地立在那里,很显眼,所以才丢的。为了帮助他尽快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我又给他的班主任老师写了一封长信。至今,我都深深地感谢那位比我儿子只大六七岁的年轻老师,是他和我一起,让一个初尝挫败滋味的少年很快地甩掉了心理负担,重新拾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
经过这件事,我的儿子变得成熟了。他收获了两项极为珍贵的品德:一是有勇气面对挫折;二是确立了凡事首先从自身做起的意识。这是他人生自行车上的两个轱辘,有这两个轱辘撑着,他的人生之路就会好走得多。
事后,我常想:倘若我当时骂他一通或打他一顿,儿子真去偷人家的自行车,那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后果呢?平心而论,校长、警察的话都有道理。校长是恨铁不成钢。校园门口屡屡丢失自行车,他能做的,能强调的,能指责的,除了自己的学生还能有谁呢?派出所的同志也说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确实在众多的偷窃案中,一辆小小的自行车是微不足道的。可他们的说法、做法对一个初涉社会风险的稚嫩心灵是不是显得粗糙了一些,随意了一些?恰恰是这些粗糙和随意会把一个孩子推向难以想象的境况。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做家长的切不可再对孩子雪上加霜。
我对许多人讲过这件事,就是想让家长朋友们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家长”这个角色是所有角色中最不能粗心大意的。
生活中,你可以马虎一些,但在对孩子心灵的体察上,万万不能粗糙,更不能粗暴。我更想告诉那些和我儿子一样的孩子们:挫折和失败是人生道路上常相伴随你的事,重要的是要学会在挫折和失败中找到属于自身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推给客观;最要紧的是不论遇到多少挫折和失败,都不能失去对社会的信任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失去了这些,就等于失去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