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随着安徽阜阳手足口病(EV71感染)患病数的上升,人们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许多家长迫切希望了解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其实,春末夏初要预防的小儿常见传染病不只是手足口病,为此,小儿传染病专家讲解几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防病知识,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春末夏初,是百花争艳、瓜果飘香的季节,也是小儿外出活动、茁壮成长的季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各种病原微生物、昆虫开始滋生和繁殖,因此,人们被感染后发生传染病的机会也会增加。
发热出疹性疾病
1、麻疹。俗称出疹子,自古以来一直是威胁我国儿童生命的常见传染病。自1965年起全国普遍采用麻疹疫苗进行预防,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但近年来有些地区仍有流行或发病。引起麻疹的致病原称麻疹病毒。病儿通过喷嚏、咳嗽、讲话或哭吵经呼吸道直接传播。但并不是每一位接触过麻疹患者的人都会被传染发病,只有那些易感者,即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患过麻疹,无抗麻疹病毒免疫力的人才会被传染,大多为5岁以下儿童。
麻疹是完全可预防的疾病。我国初次接种麻疹疫苗的年龄是8个月、18个月,7岁时需要再加强免疫接种,对那些当地有麻疹流行又未出过麻疹者应再加强注射1次,这样大于95%以上的接种儿童可获得有效免疫,而不会患麻疹。
2、水痘(俗称出痘、水花)。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多见于小儿,在许多地区每年都有流行,少数病情严重的可伴有并发症。目前,我国已制成水痘减毒活疫苗,并开展免疫接种,使发病人数明显下降。
病毒通过水痘病人咳嗽、打喷嚏、讲话等飞沫传播,也可经被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衣被和用具等接触传播。水痘是一种较轻的疾病,很少有并发症,大多能很快自愈,一般不需要服用药物。当病儿体温较高时,可对症处理。
3、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EV71引起,以往每年都有发病,3-4月开始,6、7月达到流行高峰。主要侵犯儿童,临床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
该病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经口传播。潜伏期2-5天,短约12-24小时。开始为口痛、厌食、拒吃及发热。然后在口腔和皮肤出现水疱疹或溃疡。咽喉损害开始为小的周围绕以红晕的1-3mm直径水疱,不久在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类似损害,水疱迅速破裂形成糜烂和溃疡。皮疹常发生在手指和足趾背、侧面,特别在指甲周围,但也有波及手指屈面和掌趾,或大腿内侧。先见斑丘疹,后转为呈卵圆形周围绕以红晕小而清晰的水疱,有时排列成线形,水泡直径大约3-7mm,皮疹数少仅几个多至几十个,2-3天后吸收,4-7天后消退。极少数被EV71感染的危重病儿,尤其是2岁以内病儿会出现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3-5天内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性心肌炎等引起死亡。
一旦明确诊断后即应将病人隔离至疱疹干瘪为止。病人的餐具、衣物、玩具煮沸,暴晒,居室通风消毒。平时应勤洗手、晒太阳、多通风,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劳累、受凉等致免疫力下降的因素,就能够避免被感染手、足、口病。
肠道传染病
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俗名“赤痢”,儿童发病最高。细菌存在于病人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体外,这种粪便污染水源、食物等,常造成菌痢的流行,如果小儿直接与病人接触,或进食被带细菌的食物,都可被传染。一般的细菌性痢疾,病儿不必住院治疗,只要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饮食宜少渣、忌油、进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不宜喝牛奶,以减少腹胀,鼓励多饮水,高热予退热剂,可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控制疾病。发生高热、抽搐、昏迷时,要警惕中毒性菌痢,必须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
2、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就是患者进食了被细菌或者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发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呕吐、腹痛和腹泻,甚至抽搐、昏迷、最后死亡。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沙门菌、嗜盐菌、葡萄球菌、肉毒。当你怀疑病儿有可能为食物中毒时,必须收集好可疑食物、呕吐物、粪便,随病儿一起去医院进行化验,以利于医生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对症治疗。
3、伤寒、副伤寒。由伤寒或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传播。细菌经口进入消化道,在肠道引起严重病变,再侵入血液释放出内毒素;并可由血循环带到其他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肝、脾、骨髓等,在此引起病变。小儿被伤寒细菌感染后起病较急,高热持续5-7天。重症病儿常并发中毒性心肌炎、伤寒肝炎,少数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胆囊炎及中毒性脑病等。
预防上述肠道传染病的重点是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不吃不干净、腐败、变质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不进食未经合理烹调制作的食物。应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伤寒流行地区,小儿应接种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以预防被感染发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10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尤以2-6岁患病率最高。
乙脑病毒存在于病人和受病毒感染的动物(如猪、马、牛、羊、鸡、鸭等)血液中,蚊虫作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当蚊虫叮咬并吸取病人或带病毒的动物血液再去叮咬健康人时,乙脑病毒就经皮肤进入其血液循环系统。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及其防御机制,当人体抵抗力强时,病毒很快被杀死,临床不出现症状,成为隐性感染,并获得终身免疫力。如病人抵抗力低,感染的病毒量大且毒力强,就会引起发病而出现临床症状。
小儿被感染后,经10-15天潜伏期开始发病,起病急,突发高热、头痛、嗜睡,或有喷射性呕吐,2-3天后病情加重。体温高达40℃以上,逐渐出现昏迷、惊厥、颈项强直等症状。严重者很快出现呼吸不规则,口唇发紫,四肢发冷,肢体强直,肌张力增强,甚至呼吸停止,心脏骤停。由于乙脑病儿脑子受损害程度不同,病情亦不相同,轻者一周左右恢复,重者需两周或更长时间的抢救,即使能生存下来,常会留有严重后遗症,如失语、痴呆、肢体瘫痪等,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预防乙脑主要是做好预防接种和防蚊、灭蚊工作,在乙脑流行前一个月接种疫苗,对象:1岁初种,2岁与6岁各加强一剂,连续三次加强后不必再注射,可获得持久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