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儿科>> 小儿心理科 > 正文内容

家长和教师有计划进行德育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幼儿的德育是一个循环往复,长期发展的过程。那么作为幼儿的家长和教师在这个幼儿德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呢?

  家长方面一、家长要对图书、电视以及外界的各种信息环境加以控制和选择,充分利用有利于幼儿品德发展的各种信息,从而促使幼儿品德的健康发展。

  1、图书家长首先要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有利于孩子品德发展的图书,并利用空余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共同探讨书中的内容,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从而从书中找到学习的榜样。

  2、电视、VCD孩子喜欢看电视和VCD,家长应给予适当满足,但是要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进行控制,对看电视和VCD的内容进行选择,选择一些益智健康的内容,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品德的形成。如:欢乐蹦蹦跳、大风车等等,避免选择一些有较多的打斗场面、恐怖、不健康的内容,以免污浊孩子幼小的心灵。

  3、闲暇教育①在空余时间,家长应多带幼儿去户外走走看看,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注意环境卫生,购物付款要排队,待人要真诚有礼貌等等。

  ②家长还应创造条件,让邻里之间孩子互动,引导孩子把好吃好玩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放手让孩子和同伴自由玩耍游戏,从中让孩子学习交往的技能等,不断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为孩子作出表率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父母要改变重智育轻道德的错误观念,努力给幼儿做好表率,在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尊敬长辈等等,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健康、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促使孩子的品德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师方面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美国教育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单独决定,而是由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决定的,而幼儿的品德发展受制于教师、家庭、集体、个体(自我教育)书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几种因素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所以作为教师,应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典范作用,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作出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积极探索教育方法,利用各种途径,促进幼儿德育发展1、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日常生活小事,随时进行教育。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为他律阶段。因此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他的道德评判标准大多依赖于教师与同伴,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幼儿在具体的行动中,逐渐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集体的情感,养成讲礼貌、勇敢、诚实、友爱、不怕困难、活泼开朗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品质,真正为幼儿具有良好的品行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儿帮助别人穿脱衣服了,帮别人系鞋带,玩玩具时互相谦让了,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都应细心观察,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和鼓励。而对于那些抢别人玩具、不讲卫生、打人、骂人的幼儿则随时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幼儿明辨是非,纠正错误行为,抓住幼儿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事例来启发教育幼儿,来潜移默化地净化幼儿的心灵。

  2、寓德育教育于各领域教学之中,各类活动之中《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思想性及幼儿的当前思想状况,来进行品德教育。通过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等注重幼儿的实践机会,将德育层层渗透。


编辑:黄群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