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儿科>> 小儿心理科 > 正文内容

早恋情结 横“断”不明智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中学生早恋,是个令学校和家长头痛的问题。人们视它为洪水猛兽,想尽千方百计,最终,在它面前却俯首称臣。学生也是不明就里,屡屡以身相试,到头来头破血流。

  细思量,教育者不可谓不尽责、不思考,而真正有创意、有成效的方法实为罕有。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源头上再来看看这股危害严重的激流是怎样产生的,方有机会找到克制它的有效措施。

  一、非常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爱",自己为什么要"爱"青少年天性好奇,关注未知世界的兴趣远超成人想象。为什么不让他们了解真相,揭开"爱"的神秘面纱?

  真正的"爱"是缘分,是宽容,是牺牲,是体谅,是责任,是义务,是一辈子的承诺和关怀。而"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是友爱还是早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察。第一,爱情有排他性、占有欲,一旦产生便不允许对方和其他异性交往;第二,角色转换,从普通同学、小伙伴变成了"男朋友、女朋友";第三,可以为对方付出一切,如有的男生为了女生和别人打架,女生愿为男生殉情。

  身体发展到青春期(女孩起于11~12岁,男孩始于13~14岁),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体内骤然巨增的激素使他们产生了渴望接近异性的需要和愿望。

  告诉他们这一切,理直气壮的了解这一切,当成学问探讨也未尝不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还不够成熟,经济上也不独立,实在没有能力承担爱的重任。明白这一切,如果非要提前去品尝那颗没有成熟的"禁果",那么他们可能今生再也体会不到真爱的甜美,因为他已经提前透支了他明天的幸福。知识和道德水准不断上进的学生是很少会犯这种错误的,我们应该有信心。

  二、教育者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坦言之,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教育者不缺热情、不缺信心,有多少具备必要的相关理论?不厌其烦的教育,苦口婆心,怨天尤人,可,成效甚微!让我们来看看究竟这恼人的早恋是怎样产生的。

  (一)青少年早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1、 确定目标 开始关注某个异性,默默思念,这一阶段可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

  2、有所行动 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 赠小礼物等 ,表示对某一异性的好感。同时可能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

  3、频繁约会 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4、发生性关系 虽属少数,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二)早恋的特点1、朦胧性正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使得少男少女之间把对某个异性的好感当成了"爱"。其实,这只是一种"假性的爱"而已。

  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寻欢作乐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单纯性对于成年人来说,谈恋爱、找对象,爱情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经济、地位、地域等。但是青少年们在发生恋情时却对这一切几乎毫不考虑。这种感情比较纯洁,但这也是他们的缺点。天真的幻想,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终因生活经验的缺乏、肩膀的稚嫩而无力承担起爱的重任,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

  4、变异性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也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青少年们的理想、志趣、爱好、性格等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引起爱情的变化。假如在15岁时开始谈恋爱,那么离法定的结婚年龄也还有近1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这10年左右的时间里,将会发生多少不可预知的变化啊,而每一种变化都可能影响到爱情的巩固和发展。很多的事实也表明,早恋的人往往并不能永结同心,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的那个人往往并不是你青春期爱慕的对象,"永远爱你"只不过是早恋时的天真幻想和一句难以实现的空话。


编辑:黄群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