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棍棒之下出孝子"。古人教子,并不反对施行体罚,但强调要适可而止,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但是手段用得不正确就达不到目的。换言之,单靠打不能改变宝宝的素质,家长也不能指望用体罚来打出孝子。
现代社会也有许多父母经常通过打宝宝来惩罚宝宝的错误。但研究证实,挨打的宝宝常常情绪不稳定,缺乏自尊心。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宝宝这样吧?"打"虽然暂时可以制止宝宝的不当行为,但它会导致宝宝哭闹,从而使父母感到更大的压力。宝宝的哭闹会扰乱你的心思,甚至导致你继续打骂他,这只会引起宝宝进一步的哭闹。"打"只会告诉宝宝,体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以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宝宝的朋友惹他生气或他想引起他们注意时,他就会打他们。
一旦采取打的方式,父母可能以后会再次打宝宝,并逐渐养成习惯。"打"与生气、厌恶和拒绝直接相联,宝宝会渐渐把父母与挨打的痛苦回忆相联系,从而认为你不喜欢自己。久而久之,当你真的表扬宝宝时,这些赞扬在他眼里已经没有价值了。"打"所产生的不安全氛围,会对家长与宝宝的关系发展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
当宝宝做错事时,父母可以冷处理,采取暂时隔离、闭门思过的方式,让他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反醒自己,等他承认错误时,再与他真诚地讨论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做。也可以罚他暂时不玩最心爱的玩具、不许看动画片等等,方法多种多样,父母们可以根据情况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