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呵护>> 幼儿期 > 正文内容

用爱调理病中宝宝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像婴儿一样,大点的宝宝生病时会变得更依恋妈妈,更需要妈妈温暖的拥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爱。

  宝宝生病了,妈妈,请尽可能陪在他的身旁吧,就让他粘着您。不要因为宝宝没有平时表现得那么独立而感到不安。此时。宝宝可能会出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异常变化,生活能力有所下降。除了关心疾病的诊疗情况外,多给予宝宝的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呵护,这跟溺爱是有区别的。

  【食欲不佳的呵护】

  生病的宝宝往往食欲不好,不想吃东西。因此。吃东西时要给宝宝充足的时间,好胃口会慢慢调理出来的。

  引导宝宝主动进食

  错误做法:

  情急之中,妈妈买各种各样的零食给宝宝吃。其实,零食并不能调动食欲,反而会让宝宝更加拒绝正餐,而且零食中的营养素含量低,不利于疾病康复。

  试试这样:

  1、对宝宝说说鼓励的话,给他准备一些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各种汤、水果和蔬菜羹、稀饭、面条等,少量多餐地喂给宝宝吃。

  2、喂的同时对宝宝说:“宝宝病了,一定要吃饭,这样才能赶走身体中的坏蛋,才能有劲到外面跟小朋友一块玩。零食不是饭,我们只吃一点点,因为它赶不走身体里的坏蛋。”

  多喝水,促进胃肠道功能

  疾病早期,当宝宝食欲不佳时,就让他多喝水,这是最简单的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措施,也利于疾病康复。但不能给宝宝喝五颜六色的饮料,否则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饮料中的色素还会刺激脑细胞,使宝宝出现情绪变化,如脾气暴躁或胆怯等。

  腹部按摩好处多

  疾病中后期,每天给宝宝做腹部按摩,每次10~20分钟。做法是:你将手心放在宝宝的腹部,朝一个方向自然转动,这样有利于胃肠道的蠕动。

  按摩时,你的手接触宝宝腹部皮肤,可以起到安慰的作用。边按摩边说话,可以和宝宝进行心灵交流,起到心理安抚的作用,避免宝宝心理出现不良反应。

  【心理呵护】

  患病宝宝的心态与健康时不一样,如果没有很好处理,宝宝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与宝宝并肩作战

  病了就一定要接受治疗。当宝宝能够勇敢面对治疗时,妈妈不要吝啬言词,多表扬他;当宝宝因为害怕而哭泣或强烈拒绝时,更要安抚宝宝并引导他接受治疗。

  你对疾病诊疗的坚决态度,是无形的命令,可以让宝宝在患病过程中,经历如何勇敢面对事物的意志教育。

  家庭成员态度一致

  宝宝诊疗时疼痛或哭闹,家庭成员的态度此时如果不一致,对宝宝的情绪会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容易使宝宝变得脾气暴躁或胆怯。

  所以,镇定好你的情绪,保证家人在宝宝面前态度一致,努力安定宝宝的情绪,这些都能调动增强宝宝战胜疾病的决心。

  这么做宝宝会有舒适感

  1、确保宝宝手边有水喝

  2、宝宝困的时候,让他睡一会儿

  3、如果宝宝想玩,让他在小床上玩一会儿

  4、多准备一些纸巾和毛巾,用于擦汗或呕吐物

  5、给宝宝读故事书

  6、如果宝宝频繁地上下床,随时将床上整理一下,让它看上去更舒服

  【运动性心智训练】

  当宝宝在疾病恢复后出现各种异常行为时。如任性、坏脾气、厌食、睡觉困难等。最有效的扭转方法是采用运动性心智训练。

  运动性心智训练的核心内容是目标爬行、目标行走和目标协调运动,这能促进宝宝神经细胞的发育,调整大脑内突触连接,帮助大脑形成网络。

  意志力是心理的最高表现之一。妈妈引导宝宝反复练习特定的运动,可以使肌肉纤维和谐收缩,逐渐提高意志力。肌肉运动达到有意识的控制,就能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运动性心智训练本身是规律性运动,使宝宝的体格发育加速,提高免疫功能,再加上促进心智的作用,1~3岁的宝宝每天做运动性心智训练10~20分钟,对宝宝的整体成长都有帮助,所以,运动性心智训练不仅对有异常行为的宝宝有纠正作用,对所有的宝宝都有益处。(因1~3岁的宝宝注意力时间比较短,所以每项目标运动从2~3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每项目标运动结束后休息1~3分钟,再进行下一个目标运动项目。)

  运动性心智训练的处方

  不同年龄的宝宝,运动性心智训练的处方内容不同,对1—3岁的宝宝有以下处方:

  1、变化爬行(爬行取目标物),从3分钟开始,记录目标物的多少。

  2、变化行走,从3分钟开始,记录走的频率和距离。

  3、站立挺胸投掷从2分钟开始,记录频率和效率。

  你每天引导宝宝实施,并记录他的实施成果,及时给予表扬。只要坚持1~3个月,在心智运动中,宝宝的脾气急躁、乱摔玩具、食欲差、睡觉等问题,都将逐渐扭转。


编辑:lucy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