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母婴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育婴中国 > 早教>> 语言学习 > 正文内容

儿童期 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一)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

  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听觉和视觉。在胎儿期,这些感知觉就已经形成并有所发展了。

  触觉发展得最早,婴儿在早期通过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来探索外部世界。对5~12周的婴儿的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婴儿已经能够通过口腔触觉建立条件反射。他们往往对自己吸吮过的表面凹凸的奶嘴会注视更长的时间,说明他们已经发展了视、触觉协调的能力,有了视、触觉协调能力,婴儿就能够有意识地开展大量的动作和活动,例如通过手眼协调来完成够物的动作,甚至可以抓住运动着的物体,于是,个体探索外部世界的活动就开始了。

  儿童出生后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视觉调节、视觉幅合、视觉分辨和颜色知觉。新生儿的眼睛比较小,视网膜结构还不完整,视神经也没有发育完全,因而视觉范围很狭窄,但是在出生后2~10周之间,视觉范围就会增加到两倍以上。婴儿的视觉在6个月到周岁之间,将会发展到成人的水平。大约在3个月时,婴儿就已经完成了双眼幅合,视线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新生儿表现出对人脸和细栅条图案的偏好,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视觉分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视觉分辨能力也逐步完善,在4~6岁时趋于稳定。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儿便能够以相当成熟的方式来知觉色彩,研究发现,4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区别红、绿、蓝、黄等颜色,而且显示出了对蓝、红的偏好。

  婴幼儿的昕觉也有很大的发展,新生儿就可以把头转向声音源。出生3天的婴儿已经能够分辨新的语音和他们曾昕过的语音,而且还能够将视觉体验与声音结合起来,大约在4~7个月时,他们能够对说话声音与面部表情运动相统一的刺激注视更长的时间,而对说话声音与面部表情不一致的剌激会表现不安。

  小视窗:“视觉悬崖”

  沃克和吉布森(Walk&Gibson,1961)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如图所示)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二)婴纫儿的语言发展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和联系的工具,也是个体发展其他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当个体明白了代表事物的字眼的含义时,他就能够用一种符号来代替他身边的种种事物,传达他的思想、情感、需要,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从而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效的控制。

  人类个体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尽管不同的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相似的。下表是儿童口语获得的年龄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儿童通常在进入正规学校以后,开始学习书面语言。书面语言的学习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词汇量,特别是使他们掌握了抽象性高的、在口语中使用较少的词汇,书面语言的学习还帮助儿童掌握了更为复杂的语法结构,学习阅读和写作,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于个体的语言是如何获得的,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强调了不同的因素,于是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获得的理论。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因素和后天的学习经验,认为儿童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从而获得了语言,比如在受到更多关注和强化的家庭里长大的儿童,就比生活在语言贫乏的家庭中的儿童更能说,语言发展得更好。所以学习理论者强调父母或养育者应该多对孩子说话,对孩子的发声主动地给予积极的强化,以促使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与此相反的是另一学派——先天论的观点,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比如乔姆斯基(N.Chomsky,1972)认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LAD),LAD使儿童能够分析他们所听到的语言声音,并且抽取其中的语法规则,把它们转化生成他们内在的语法体系,这样就可以创造出儿童从来没有听到的新的句子。儿童语言的获得就是这样完成的。那么儿童的语言到底是如何获得的呢?是来自父母那里的遗传素质,还是个体的成熟以及环境的影响呢?答案似乎是二者的综合,也许孩子生来就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但是这种学习是需要环境剌激引发的,儿童与环境中的他人互动是影响儿童获得语言的重要因素。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系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

  1、感知运动阶段

  皮亚杰认为人的任何知识都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他们逐渐能够把自己与物体分开,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儿童学会了当自己看不见某个人或某个物体时,他们还仍然存在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

  2~7岁的儿童处于该阶段,这时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比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是不成熟的,其典型的特点就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7~12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比如,8岁左右的儿童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够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而5、6岁的儿童则无法做到。另外,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的程度也在下降,他们开始克服“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发展了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因此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 

  在儿童11、12岁以后,就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这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该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这时的青少年不再将思维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上,而是运用抽象的概念,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他们知道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所以,思维开始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复杂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得到了发展心理学家的普遍认可,对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也有不少心理学家对他的理论提出了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比如,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在他们的思维中,典型地含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就是不能设想与自己位置不同的人的认知观点和认知内容。但是其他研究者指出,皮亚杰用于得出此结论的实验情境是儿童不熟悉的,问题的难度也不适合于儿童。因此,他们采用了一些变通的方法对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进行研究,发现儿童并不是像皮亚杰所说“自我中心”的那样思维。


编辑:lucy
热门文章
更多热点推荐